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恼人的迟到

恼人的迟到

案例正文

小王是2014年赴博茨瓦纳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抵达赴任学校一周后,学校即为小王安排了课程。为了给学生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小王认真备课,精心打扮,并且提前20分钟就到了教室。让她失望的是,教室里一个学生也没有。上课时间到了,小王也充分做好了教学准备,可是仍旧不见一个学生,这时小王满满的热情顿时消减了一半。上课时间过了十分钟后,教室里终于来了第一位学生,小王本来以为学生会对迟到充满歉意,没想到学生热情地冲老师打完招呼后就坐在了位置上,完全没有一丝因为迟到而感到抱歉的意思,这让小王心中更加不舒服了。上课半小时后,学生才陆陆续续地到齐。本来满怀激情的小王,因为学生的迟到而感到有些恼火,上课热情大减,原本设定好的教学计划也受到了影响,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分析点评

博茨瓦纳人的时间观念十分淡漠,无论职务高低、受教育程度高低,守时的观念都普遍淡薄。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博茨瓦纳是一个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生活节奏缓慢,交通不便,人们有一定的惰性。“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理念在博茨瓦纳几乎没有。所以,如果你和博茨瓦纳人约定9点上课或者开会,最好做好9点半或者更晚的思想准备。如果是约定参加招待会或者共进晚餐,恐怕时间推迟得更是超乎你的想象。上课、上班迟到早退是经常发生的事。遇到他们说“明天见”,最好不要过于认真地认为明天真的他们会来。如果说:“不久见”,这个“不久”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两年。总之如果不是书面语言的约定,其可信度是很低的。

差异点
博茨瓦纳中国
博茨瓦纳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守时观念,对迟到不以为然

信息来源

个人收集

标签: 时间观念

浏览: 评论: 收藏:0
恼人的迟到
案例编号:5247
洲:非洲 国家:博茨瓦纳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05 19:28:42
分享者:邓娟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