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之特殊,决定了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缺水国”。自1927年开始,新加坡就开始从马来西亚进口淡水。当时是由英国摄政,条约也是英方代表签署。而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之后,新马供水协议就开始成为两国政治谈判的关键筹码,新加坡独立当天,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就警告说:“如果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损害马来西亚的利益,马将切断柔佛淡水供应。”
水是生命之源,李光耀曾说:“在活命水面前,其他政策都得下跪。”新加坡政府视水资源管理为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其基本目标是降低对外来水源供给的依赖。
独立40多年后,新加坡依靠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从水资源匮乏到基本自足。2010年4月,新加坡自豪地宣布,对将于2011年到期的柔佛供水协定,新方将不在续约,原因是新加坡现在已能够实现淡水基本自给自足。
水是生命之源,也可能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加坡水资源处于天然劣势,仅有新加坡河和加冷河两条细流,淡水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而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邻国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占有量,分别是新加坡的168倍和91倍之多。 而在新加坡政府的“水独立”目标之下,目前新加坡已经创建出自己的“水品牌”,它拥有的“新生水”技术和世界一流的水务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作为世界缺水国家的榜样,新加坡当之无愧。
新加坡 | 中国 |
新加坡的水资源从极其匮乏到自给自足 | 人均淡水量严重不足,新加坡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
信息来源
宋颖慧《新加坡新生水——新加坡水资源管理模式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