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是北京某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国家汉办的志愿者考试,被派往美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的志愿者。一个偶然机会,李英认识了正在学习汉语的大卫。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李英提到他喜欢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远足、露营等。大卫建议一起到城外去爬山,而且答应做好一切准备。但李英考虑到自己是女孩子,单独跟一个男孩子在一起不方便,于是邀请了自己的一些朋友一起去。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李英和她的中国朋友们一起和大卫见了面,一共有十多个人。大卫看上去不高兴,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尽量躲开其他人。李英注意到他失望的表情和落落寡欢的样子,但是不能理解。她不明白,自己做了那么大的努力,承担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而大卫却是这么不高兴,这是为什么。
中国崇尚群体观念,看重群体的依存关系。当中国的李英与美国的大卫一起去爬山并且带了其他的朋友,希望大家互相有个照应,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又可以活跃气氛。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体文化,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和理性,崇尚个人意识,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独处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扰,要求干扰者退出被干扰者的个人领地范围或停止心理干扰。材料中个人意识强烈的大卫只邀请了李英,却意外地发现有十多个人一起去爬山,李英的做法让他觉得自由被干扰,隐私被侵犯,因此感到不悦。
美国 | 中国 |
美国人的个人自由 | 中国人的群体观念 |
信息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0年标签: 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