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宗教 > 中秘宗教等对肢体语的影响

中秘宗教等对肢体语的影响

案例正文

肢体语作为非言语行为的一部分,是一个社会群里所共同享有的,具有该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通过以上对中国和秘鲁肢体语的比较,能很好的反映出两国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宗教信仰不同。秘鲁以天主教为国教,许多身势语都同宗教有关。秘鲁人做弥撒时要穿着整齐,表情严肃,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聆听牧师讲经。领取圣餐时要自觉排队,领到圣餐后还要在胸前画十字以示对上帝的敬意。画十字时要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聚拢,无名指和小指握起,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起。结束后要亲吻大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十字”,同时身体微微半蹲,这些都结束后才离开教堂。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秘鲁人表示感叹、祈祷、祝愿等情感时会不由自主地在胸前画十字,因为天主教的信仰已经深入心底,渗透在生活中了。中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是各个宗教对我国文化都有深刻影响。特别是佛教和道教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比如中国人在祈祷或祝愿时常常“双手合十”,便是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分析点评

差异点
秘鲁中国
跷二郎腿是一种自我戒备的姿势。跷二郎腿是比较普遍的坐姿。
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站着。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坐着。
将一只手手掌放至脖子的高度是“我吃饱了”的意思。将一只手手掌放至脖子的高度是“抹脖子”、“砍头”的意思。
盯着别人看表示对对方的关注和欣赏。盯着别人看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吻礼”。握手。
崇尚表情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甚至有时表现得有些夸张。 “笑不露齿,即使很开心也要“掩口而笑”。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秘宗教等对肢体语的影响
案例编号:3149
洲:南美洲 国家:秘鲁
分类:宗教
上传时间:2015-10-10 00:22:42
分享者:彭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