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浅议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

浅议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

案例正文

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有一种静态理解事物现象的倾向。这种静态理解的思维,特别强调了主体个性,容易产生一种对过去经验的依恋。换句话说,古代人的昔日经验在中国人的心里,唤起一种成果感。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总是受到大的古典礼仪的约束,受到古典经验的强烈制约。从历史上看,中国较少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同化能力强。

而不断地向其他文明特别是先进的文明学习,从先进文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则是岛国日本文化的传统。日本文化中的开放性特性,使得日本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和文明时,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有好处的,一概来者不拒,不仅是不拒,而且是以一种积极的、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从日本文字的形成历史上就可见一斑,日本文字直接借用了中国的汉字,现在在日语中叫做“当用汉字”。假名中的平假名借用了中国汉字的草体,片假名则借用了中国汉字偏旁部首的楷书。

中国人和日本人交际时一个显著区别就是,中国人说话通常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有啥说啥,而日本人则截然不同。直率表达有可能伤害对方的场合,他们多采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既不失礼节又婉转地表达出本意。例如,中国人对自己讨厌的人会当面直接说,日本人则会以婉转形式表达。在谢绝别人的邀请或拒绝别人的请求时,中日的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

分析点评

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是客观形成的,不能说谁优谁劣。在我们日语学习中,了解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做到与时俱进,有利于我们实现对日语学习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培养、提高日语思维能力,以日语的思维习惯学习日语,实现中日沟通和交流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才能能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案例来源:金伊花.浅议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J].科技信息,2009,33:1027.

差异点
日本中国
开放性稳定性
委婉含蓄直截了当

信息来源

标签: 思维习惯

浏览: 评论: 收藏:0
浅议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
案例编号:2452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09-26 10:52:56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