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保持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文道统一”成为中国语文教学大纲的显著特色。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指明,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中国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毫不隐讳地表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指导思想,从而形成中国语文教学大纲的显著特点和风格。中国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突出了切实纠正“应试化教学”的评估思想在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所形成的共识之一是变重“应试教育”为重“素质教育”。日本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中突出国际化背景,强调深化国际理解日本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注重教学目标的细化,体现出语文课程基准的刚性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日两国分别踏上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历程。从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深受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分别向联合国提交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两份报告的影响。这两份报告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如“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走向学习化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的主要手段”等等,对中日两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决策和教育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案例来源:
刘彩霞,余昱.中日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共同理念和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2002,07:39-42.
日本 | 中国 |
方针、目标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