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风俗 > 喜欢就要表白

喜欢就要表白

案例正文

R.是一名在中国某大学学习汉语的喀麦隆大学生,他学习态度非常认真,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初来乍到,认识的中国朋友并不多。班级里有一位中国研究生助班,既聪明漂亮,又温柔善良,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班上的每一位留学生解决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每次班级活动也都跑前跑后地为留学生筹划活动安排。R.遇到学习或者生活问题也都会找助班帮忙,渐渐地R.对助班产生了感情。于是有一天R.面对助班把她从头到脚赞美了一番“你很漂亮又善良,你有一颗big heart,我从没遇到过像你这么美丽善良的中国人,谁娶了你一定非常幸运!我非常喜欢你……”助班只是纯粹热心帮助这位学生并无其他情感因素,被当面这么赞美和表白,且这位留学生与自己站得很近,打破了安全距离,觉得十分尴尬与不适,便委婉拒绝了这位留学生。

分析点评

非洲文化是热情、奔放的文化,人们对感情的表达往往十分直接,他们认为说出心里的感受非常重要,人不必抑制自己的情感。所以喀麦隆人在感情上较为主动,遇到喜欢的人(不管对方是否和自己感觉一致)一定要当面表白,认为憋在心里或者不以当面表白的方式(如发短信、打电话等)告知对方是对这份感情的不尊重,而且当面表白时离对方很近。而在中国,对自我表达的含蓄几乎是整个文化里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特别感情问题相当被动,不习惯当面直接表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更不习惯和一般朋友交流时对方站得离自己太近,因为突破了安全距离会觉得不舒服。虽然在当代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愿意更直接地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对很多方面的表达,尤其是对情感的表达,还远没有失去含蓄的“灵魂”,完全“西化”。

差异点
喀麦隆中国
主动直接地表达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
延伸阅读

    文学诗歌往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某些文化心理。不像西方热情的爱情诗歌那样,中国的爱情诗歌往往充满了含蓄美,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本将心照明用,奈何明月照沟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爱情观。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喜欢就要表白
案例编号:2085
洲:非洲 国家:喀麦隆
分类:风俗
上传时间:2015-09-22 10:00:17
分享者:陈文倩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