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是国际家用电器市场上的一支中国生力军。它踌躇满志,制定了占领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国家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迄今海尔家电的销量在日本已达到了300万台,并于2003年8月,海尔在日本东京银座——世界十大黄金地段之一,竖起一座广告牌,海尔已经成为日本市场上的后起之秀。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三年前海尔初涉日本市场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2003年底,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与海尔在日本的经销商Nipponia——东京秋叶原家电集散地的知名家电经销商合作。但第一台型号为BCD-219BC的海尔电冰箱登陆日本市场时,日本的零售商发现在其中一个包装箱上有脚印,因此拒绝为海尔代理零售业务,理由是海尔违背了双方之前签订的协议,协议里规定日方经销商不代理任何有瑕疵破损、质量低下的产品。若此种情况发生在中国,一个脚印会被忽视,不至于称之为破损问题。张瑞敏却认真对待,并且认识到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近乎苛刻,但是这些就是日本人做事的态度,只有产品质量无可挑剔才是占领日本市场的前提条件。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中日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和语言的不同,一衣带水的国家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不足为奇。当然两种文化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看待事物和衡量事物的标准和角度不同。
在对待外部环境时,日本人倾向于任事物按照自己轨迹发展,事实便是事实,无法更改和逆转。日方经销商认为一个脚印便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已经违反了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中方必须为此负责。而中国人在对待外部环境时更趋向于从内心汲取克服和改变现状的力量,一个小脚印虽已存在,但不代表海尔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确实让人叹服,虽近乎苛刻但却使日本以其产品质量一流驰名全球。即使是质量同样一流的海尔家电在进入日本市场时,也差点因为家电包装箱上的一个小脚印被日本经销商所拒之门外。庆幸的是,海尔的CEO张瑞敏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战略,使海尔产品成功登陆日本市场。
信息来源
标签: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