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疯狂的天猫(图文)

疯狂的天猫(图文)

案例正文

梅兹是一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两年时间改变了她对中国的一些看法,她越来越喜欢这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社会。令她感触最深刻的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中国的双11淘宝狂欢节。

第一次领教到中国人强大的消费能力是在她刚到达中国的一个月之后。她住在学校为留学生提供的宿舍楼里,宿舍楼往下有一块儿空地,因地理位置方便,平时有好几家快递在此设点以供同学们领取包裹。11月11-14号那几天,她发现楼下的包裹多得堆起了小山丘,从快递点前过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后来,她的中国语伴告诉她,这是中国人的消费狂欢节,这一天许多商品都打折,大家会把平时中意但因价格较贵的商品收入囊中。第二年,梅兹也加入了淘宝狂欢大军,虽然有些商品并不是生活所需,但她觉得通过这种凑热闹的方式能让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更接地气。

在梅兹的家乡,人们对购物的欲望似乎并不强烈,有时与三两好友相约逛街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网购的途径也比较便捷,但与中国的淘宝狂欢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分析点评

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中国人奉行“崇俭黜奢”的消费观,提倡“知足常乐”。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那一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人从不敢消费、不愿消费逐渐向主动消费、合理消费迈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商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国人从以往简单的直接消费趋向网络消费,并将其演变成一场消费狂欢节。除了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外,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女性,自古以来有从众心理,喜欢扎堆,凑热闹,这也促成了消费方式的转变。 2008年以来,斯洛文尼亚由于受到欧洲金融债务危机的冲击,欧元贬值,消费一度陷入低迷。近年来,欧盟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式救市,但总体消费能力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斯洛文尼亚人对物质的占有欲并不算强烈,相比中国人对物质消费的偏好,他们更倾向于精神消费。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消费观

浏览: 评论: 收藏:0
疯狂的天猫(图文)
案例编号:181
洲:欧洲 国家:斯洛文尼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4-11-28 16:53:22
分享者:陈文倩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