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保守国家也会婚前同居

保守国家也会婚前同居

案例正文

小武去缅甸当汉语教师志愿者,他的同事里有个小伙子说他爱上了一个姑娘,要去上门提亲,于是小伙子一家人便去姑娘家找姑娘的父母,结果对方的父母也同意,于是两个人便开始在一起生活。小武去恭贺小伙子新婚快乐的时候,小伙子震惊地说道“我还没有结婚啊,还得三年以后呢。”小武迷惑不解,父母都同意,也在一起生活了,怎么还没结婚?在缅甸一个如此保守的国家,为什么会对婚前同居如此开放?

分析点评

在中国,父母是不鼓励子女婚前同居的,男女在结婚前也会隐瞒曾经同居的事实。但在缅甸,这是公开和合法的,是符合民俗的。在人们的认识中,佛教国家相对保守。所以以为缅甸这样的佛教国家不会有未婚同居现象,但是恰恰相反,缅甸习俗中有很长的合法公开的同居史。缅甸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绝不草率结婚,因为缅甸社会普遍认为离婚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主张夫妻始终如一,白头偕老。所以为了家庭的稳固,为了能使夫妻恩爱一生一世,和睦相处一辈子,婚恋前的考验十分重要,双方要经过一段很长的“相互认识”的阶段。他们要互相考察对方及其家人的品行是否端正,有无违反戒规,其家庭在村寨中人缘是否好等等。这样双方可以充分了解对方,不仅可以了解对方家庭,也可以了解对方的秉性、品德和才能。可以说,缅甸妇女是比较自由的。她们恋爱自由,不用担心父母包办。如果父母作主,父母必须征得女儿的同意方可定下亲事。

差异点
缅甸中国
男女在家人的允许下同居两三年后才举行婚礼父母不鼓励子女婚前同居
延伸阅读

   依照缅甸历来的习俗,一个小伙子想娶某位姑娘,要将心事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便到女家去,告诉女方的双亲。如果老人们都同意这门亲事,年轻人便在一起过日子。但是这不等于就开始了夫妻生活,这还只是认识阶段。两三年后青年男女双方初衷未变,这才谈到举行婚礼的事情,如果姑娘正式答复小伙子的求婚要求,即可通知双方家长,征得父母同意,并由男方家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去女方家提亲定下订婚日期。订婚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缅甸人的婚礼一般比较简朴,不大讲求排场。女方也不要什么彩礼。在缅甸人看来,婚礼不是一种宗教仪式,而仅是履行的一种乡规民俗——让好友亲朋知悉新郎新娘正式终成眷属的“通知书”而已。

    举行婚礼时,地上铺上席子,一对青年人席地而座。他们面前摆着鲜花、水果、烟草、棕榈叶。所有这些都是象征着家庭将来的幸福与和睦。后面的架子上,摆着各种礼物:器皿、镜子、茶具以及其他家用什物。整个婚礼由新娘的姑母主持,新郎新娘、新娘的双亲和客人们都恭顺地听从她的吩咐。新郎新娘在席子上坐了一会后,就彼此掌心相对着搭起手来。然后,新娘的一个朋友就用一根彩带捆两只手系上,再从花瓶里拿出几朵花,用花茎向新婚夫妇洒水珠,祝福新家庭多子多孙,这时,婚礼即告结束。

   新娘在婚后仍是独立自主的,保留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财产有所有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继续在父母家中小住或长住。婚后夫妇一般相敬如宾,恩爱度日。由于婚前恋爱自由,所以婚后离异案件极少,离婚率远远低于东南亚其他国家,仅占人口的9%。万一离婚,女方有权带走属于她的嫁妆和财产。离婚不必办理法律手续,只须通知一下村长和双方父母即可。对于妇女来说,如果发觉丈夫另寻新次,道德败坏或虐待自己时,随时有权提出离婚,不必征得丈夫同意。两地长期分居的夫妇,如妻子不用丈夫赡养并离开丈夫一年以上,丈夫就有理由主动提出离婚。如果丈夫离家三年尚不归来,妻子也有理由提出离婚。之所以“规定”(约定俗成)三年,是因为丈夫常得外出挣钱,长久不能归家的缘故。缅甸有这样一句笑话:“要离婚,只要让妻子出走一年就行”。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案例来源:廖默群 华侨大学  2011级工学院物联网工程本科生

标签: 提亲同居

浏览: 评论: 收藏:0
保守国家也会婚前同居
案例编号:1529
洲:亚洲 国家:缅甸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20 11:32:24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