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制度 > 芬兰人彼此的心理距离--等公交

芬兰人彼此的心理距离--等公交

案例正文

来到芬兰,你一定会遇到私人空间的问题。芬兰人在等公交车时,会尽可能等在车站的最远的两端;餐厅里,会分别坐在桌子最远的两头;演出活动,人民也会尽可能以一人占三个座位的方式坐满整个场地。This is Finland上这样介绍芬兰人:除非有特别强烈的冲动,芬兰人极少与陌生人攀谈。但拿着地图问路的游客仍会很容易就再街角得到帮助,因为芬兰人的好客与友好会压过他们的内敛。 我见到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极端,但人与人之间也离得比较远——至少一个手臂或者两个手臂以外。我公寓附近的候车亭很小,即便在飘雪的天气,要是亭子里已经站了几个人,其他人几乎不会再进来,而是选择站在亭子外面淋雪。候车亭有一条长凳,按理说够坐三个人,但一般长凳上如果坐了一个人,便不会再有人去坐,要是有第二个人去坐,两个人就自动坐在长凳的两头,中间留出一手臂宽的距离。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们习惯了人挤人,等车的时候身边一手臂之内有其他人的情况绝对不少见。这当然有国情的因素,毕竟中国人那么多,芬兰人那么少,中国人几乎没有条件做到图上那样。但假设给中国人这样的条件,大概我们也是不会相隔那么远的。 同样,在芬兰公交车上,有双人座和四人座,人们大多优先选择双人座,然后才是四人座。如果这排双人座已经有一人了,那么他们会选择其他排,总之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紧挨着别人坐的。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之一,其发达健全的福利制度强化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弱化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出现这样的现象。

分析点评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芬兰曾经是在瑞典王国和沙皇俄国统治之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芬兰人民受到压迫和不公的待遇,只有通过踏实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和生存的空间。因此,芬兰人民有着沉默少言,踏实肯干的历史传统。而芬兰作为北欧国家之一,其发达健全的福利制度强化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弱化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出现这样的现象。

差异点
芬兰中国
沉默寡言健谈好客
等公交车给彼此很大空间在公交车站拥挤的排队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芬兰人彼此的心理距离--等公交
案例编号:105
洲:欧洲 国家:芬兰
分类:制度
上传时间:2014-11-28 12:00:44
分享者:彭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