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喀麦隆的小杨,看到当地很多人的发型非常奇特,编有各种各样的辫子。有一种辫子非常普遍,把自己的头发紧紧地缠在一起,看起来特别费工夫,但是也很别致。经过了解,原来这种辫子叫“脏辫”(Dreadlocks),每次编辫子用的时间非常长,少的四五个小时,多的要七八个小时。这让小杨感到非常惊讶。
“脏辫”(Dreadlocks)最早的雏形出现在炎热的非洲,为了不让跳蚤、虱子等虫子在人的头上肆意横行,一些聪明的黑人便把自己的头发紧紧地缠在一起,这样不仅防止了虫子在头上的肆意生长,而且在夏天的时候还要比一头乱蓬蓬的卷发凉快不少,又因为这样的发型要比满头的麻花辫省事省力得多,所以渐渐被多数黑人所喜爱。
喀麦隆 | 中国 |
喀麦隆人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脏辫” | 中国人的辫子主要是麻花辫 |
Dreadlocks这个词最初出现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可能是因为看到这种发型后一般人心中产生的“恐慌(dread)”,不过在拉斯塔法里方言中,“dread”也可以作为“惧怕上帝”之解,所以dreadlock也有其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特殊含义。历史最早的dreadlocks出现在北非,从出土的古物中发现古埃及文明中就有类似发型的出现,而一些出土的木乃伊也同样留有该发型。后来到了大航海时代,船只上的水手(当然也包括海盗)总要在海上度过漫长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1、2年不归。远离了陆地也就意味着远离了淡水。当时那种情况下淡水和橙子几乎和水手们的生命一样重要,所以谁也不会奢侈到用淡水去洗头。而海水碱性非常的大,但我们人类的皮肤和毛发属于弱酸性,长时间用海水洗头不仅会让头发失去光泽,更严重的是会使头皮受到很大的伤害,轻则头皮奇痒难忍且更容易生虫,重则毛囊坏死头发永久不再生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手们同样把头发紧紧地缠在了一起,使虫子大大减少了生存的空间。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和技术的革新,“脏辫”不仅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水手生活的发型,而且更被好多水手看作是一种个性的象征,也就是因为这样,“脏辫”从海上慢慢地来到了陆地,并且成为了一种文化。
信息来源
翁冬娇原创。标签: 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