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十里不同音(图文)

十里不同音(图文)

案例正文

李星是一名在中国大学做短期交换留学的塞舌尔大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位于大连,在东北三省比较靠南部省市,靠近山东省,是东北地区比较周围的一个范围。他本以为学好了汉语来大连交流就不成为题,结果却为此苦恼许久。

李星来到大连后,发现周围本地同学所说的“汉语”他根本听不懂,交流之后才知道大家所说的是“大连话”,也就是所谓的地方方言。L.K.惊异于一国之内同一语言竟还有不同展现形式时,他去了趟沈阳,虽然大连沈阳只有两小时高铁路程,但再一次颠覆了他对汉语的认识。因为沈阳人讲的汉语,他还是听不懂,而且沈阳的“汉语”和大连的“汉语”相差甚多,后来他才了解到,沈阳话也是有地方方言特色的,基本可以属于“东北话”,是东北地区方言的代表。而大连虽也属于东北三省,但他属于沿海地区,又与山东毗邻,所以也有些接近山东方言,自成一派。

不过,李星渐渐适应了中国不同地区存在方言的现象。因为中国土地面积实在太广,人口实在太多,加之有些地区临海,有些地区是山区,有的地方是草原,仅仅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与黄河以北的方言听起来都相差甚远。但不管怎样都是汉语,可能最开始时大家都相互听不懂,但日子久了,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理解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

1.jpg

1.jpg

分析点评

在塞舌尔,人们说的基本是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的语言,美国南部、加勒比地区以及西非的一些地方所说的语言也都统称为克里奥尔语,有些克里奥尔语以英语为基础,而塞舌尔的克里奥尔语则更多的采用法语单词。说这些语言的克里奥尔人,通常也是经过多代混血的,他们可能同时拥有来自非欧亚三大陆的血统。所以他们是以法语为主的。

差异点
塞舌尔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且地形地势复杂,都为汉语但不同地区方言各异塞舌尔的语言为克里奥尔语,意为“混合”
延伸阅读

中国和塞舌尔语言构成存在差异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最开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封,语言就是各成一派,到秦始皇统一时期才逐渐统一语言,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汉语,是现代汉语的雏形。但是中国地域广阔,人们生活习俗又千差万别,就渐渐存在差异,形成方言,特具特色。就比如江浙沪地区方言听起来可能有些软软糯糯,东北方言豪放粗犷,中原方言朴实敦厚,两湖方言就略显生涩难懂。

而在塞舌尔,首先它的居民构成就是各方汇聚,因为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中心地带,所以语言的融合性也比较大,葡萄牙语、英语、法语、非洲语言都有,但随着时间打磨融合,最后以英语为基础,法语为主。又由于塞舌尔国土面积较小,地形单一,基础文化元素构成比较简单,所以方言现象出现较少。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案例叙述、案例分析、案例延伸阅读:刘洋原创。

标签: 方言差异

浏览: 评论: 收藏:0
十里不同音(图文)
案例编号:8809
洲:非洲 国家:塞舌尔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6-05-05 15:44:10
分享者:程洋洋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