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李星是一名在中国大学做短期交换留学的塞舌尔大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位于大连,在东北三省比较靠南部省市,靠近山东省,是东北地区比较周围的一个范围。他本以为学好了汉语来大连交流就不成为题,结果却为此苦恼许久。
李星来到大连后,发现周围本地同学所说的“汉语”他根本听不懂,交流之后才知道大家所说的是“大连话”,也就是所谓的地方方言。L.K.惊异于一国之内同一语言竟还有不同展现形式时,他去了趟沈阳,虽然大连沈阳只有两小时高铁路程,但再一次颠覆了他对汉语的认识。因为沈阳人讲的汉语,他还是听不懂,而且沈阳的“汉语”和大连的“汉语”相差甚多,后来他才了解到,沈阳话也是有地方方言特色的,基本可以属于“东北话”,是东北地区方言的代表。而大连虽也属于东北三省,但他属于沿海地区,又与山东毗邻,所以也有些接近山东方言,自成一派。
不过,李星渐渐适应了中国不同地区存在方言的现象。因为中国土地面积实在太广,人口实在太多,加之有些地区临海,有些地区是山区,有的地方是草原,仅仅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与黄河以北的方言听起来都相差甚远。但不管怎样都是汉语,可能最开始时大家都相互听不懂,但日子久了,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理解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