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经济 > 贫穷但不哀伤

贫穷但不哀伤

案例正文

小李是一名中国跨国公司的翻译,同时也是一个文艺青年,平时工作之余也喜欢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写博客和游记。他在坦桑尼亚工作期间,看到有些当地的家庭非常贫困,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时刻都面临饿肚子的威胁,小李不能自已的流露出了同情,可是他的坦桑尼亚朋友并没有认为自己很可怜,而是非常乐观,每天都十分快乐。虽然小李在物质方面比较富足,他们觉得小李飘洋过海,离开家人和朋友,到陌生的地方工作非常可怜。

分析点评

不同的民族对待物质的态度不同,坦桑尼亚并不认为物质财富和生活幸福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都非常乐观;中国人人重视物质保障,重视安全感,认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个人幸福息息相关。

差异点
坦桑尼亚中国
坦桑尼亚人大多物质不富足,但都是天生的乐天派中国人认为个人的快乐是和物质财富有着极大关系的

信息来源

标签: 乐观物质观

浏览: 评论: 收藏:0
贫穷但不哀伤
案例编号:8688
洲:非洲 国家:坦桑尼亚
分类:经济
上传时间:2016-02-22 16:40:35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