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里之前,我无数次想象过马里,这个沙漠边缘的国家,关于它的贫困,匮乏,落后,炎热。但到了那边我所经历的事情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贫穷如在国内所闻,但人们贫穷着却也快乐着,这点很是出乎意料。如果晚饭米没了,你还笑得出来吗?马里人就能。有一次,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患病去世,令我非常哀恸,可他家里人用纸板盒装一下抬出去,后事处理完后,家人竟跳起了舞,我很疑惑,结果他的家人告诉我:“苦难解脱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在马里工作多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周边有人得抑郁症。他们的坚强、乐观的天性深深地感染了我。 (文中的“我”指林上奇,他是中国援非医疗队的一位医生,此案例来自杭州日报上一篇关于他的专访: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0-07/06/content_897438.htm )
马里人热情好客、天性乐观坚强,对于贫困和死亡,他们总是很超脱。这片炙热的土地上缺水、缺粮,唯一不缺的是祈盼快乐的愿望。在马里,尽管生活贫困,有些人家还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甚至只能靠树上的果子充饥。但只要音乐响起,不管贫穷的,还是富裕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脚就跟着动起来,忘记一切。跳舞的那种场面可以用热情洋溢,尘土飞扬来形容。震耳的喇叭声,节奏感极强,有的人还将可乐瓶,葫芦挂在身上,边唱边跳,大喊大叫,只有真正忘情的快乐才能达到的那种境界,这在中国是看不到的。
马里 | 中国 |
马里人天性乐观,对于死亡和贫困,他们总是很超脱 |
信息来源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0-07/06/content_897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