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其他 > 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图文)

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图文)

案例正文

主角:齐切克,女,土耳其人

发生地:中国北京

齐切克是土耳其的一位研究生,作为一名交换生,近年在北京读书。在华期间,她观察到中国父母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只要孩子能够考到理想的成绩,父母们几乎会答应孩子们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是除了成绩之外,父母对孩子却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从孩子们报读的课外培训班上便可以看出来,这些课程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的,相反,在土耳其很多家庭重视孩子从小自身锻炼。根据年龄不同,孩子们要分担不同的家务,比如:割草、清扫房间、秋天在源自里扫落叶子等活动。男孩从8 岁就跟父亲在每个星期去扫墓。很多的土耳其家庭女孩子有12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妈妈做饭,妈妈不在的时候自己做饭和家务。这是每个女孩子一定会做事情。在土耳其有一句这样的话:“孩子小时候要多玩,青年的时候要学习,长大以后要工作,老了以后要休息”。

9.jpg

分析点评

中国有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以此来保护“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包办代替”是中国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态度。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在生活上“包办代替”孩子的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做家务劳动。孩子的学习生活一切得听从父母,都靠父母安排的。总之这种“包办代替”对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不好的影响而且阻碍孩子的独立。中国的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上大学以后还一直保护他们。 很多父母经常会把自己的人生梦想或人生意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违背了或是达不到,父母们就会万分失望。 土耳其在这一点上与西方国家很相像,他们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独立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例如,欧洲国家18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的家开始自己打工,自己租房。 土耳其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处理建议 家庭教育要以促进每个人的思维发展为核心,重个性,注重个人发展。孩子们要实现自我,不依赖他人存在,在家庭关系中有独立性,同时父母也要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尊重。

差异点
土耳其中国
土耳其家长从小锻炼孩子中国家长溺爱孩子
土耳其家长发展孩子的兴趣中国家长重视孩子成绩

信息来源

真实事件
浏览: 评论: 收藏:0
锻炼要从“娃娃”抓起(图文)
案例编号:5395
洲:欧洲 国家:土耳其
分类:其他
上传时间:2015-11-06 20:33:51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