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正文
笔者是一名在英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老师,初到英国时给英国同事准备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其中包括一些包装精美的绿茶。接受礼物时,英国同事照例当面打开了包装,并认真地询问相关问题,表现出对礼物的极大兴趣。赠送礼物的过程很顺利愉悦。不过之后我发现那盒茶叶被束之高阁。作为重视礼物实用价值的中国人,我感到很失落。其实这一案例不仅体现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还体现了中英送礼文化的不同。
分析点评
仔细分析这个案例,笔者的“失落”其实大可不必。其一,与中国人相比,英国人赠送礼物重形式而轻礼物的实用价值,所以那盒绿茶在愉快地交接之后已经完成了其作为礼物的使命。其二,英国人的饮茶习惯跟中国人不同。喜欢饮红茶、习惯冲泡茶包的英国人不知道应该怎样饮用中国的绿茶茶叶并不足为奇。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在品饮方式、饮茶礼仪和茶道精神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体系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
差异点
英国 | 中国 |
英国人赠送礼物重形式而轻礼物的实用价值 | 重视礼物的实用价值 |
喜饮红茶,习惯冲泡茶包,加牛奶 | 各地饮茶风俗不同,一般冲泡茶叶,不加牛奶 |
强调具象的礼仪与实用性 | 强调抽象的意韵 |
三餐两茶 | 随性随时 |
延伸阅读
中国长期以来稳定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英国具有先驱意义的工商业发展模式决定了两国的茶文化在内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中国茶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与“义”,强调的是一种强调抽象的意韵,这与东方文化特有的混沌、综合和整体感密不可分;而英国的茶文化反映的是英国文化中的“仪”与“用”,英国茶文化强调具象的礼仪与实用性,这与西方文化独有的系统、结构和工具性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哲学范式上强调主客体的同一性,即“天人合一”。人的内在德性修为不仅是人性提高的途径,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甚至是人对外在世界的主观认识结果,即“心在物先”。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引下,中国茶文化更为强调的是品茶人自身的心性在品茶过程中的审美投射。
在英国,饮茶之风是由皇室引领的,因此英国茶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宫廷贵族气息,饮茶也因为皇室贵族的青睐而成为全体民众所认同的尊贵身份的象征。与中国茶文化强调抽象的精神气韵和玄妙的意境不同,英国的茶文化一开始就是世俗的、可视化的,是一种眼见为实、可查可见的行为艺术。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与其规范守时的饮食习惯是紧密合拍的,习惯于三餐两茶因此也同样表现出严谨考究的文化特色。和我国的随性随时的饮茶习惯不同,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比较固定,习惯于三餐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