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英国人(女,未婚)跟我讲了她的一次经历。她来中国任教好多年了,一个她的年轻中国同事请她到自己家里吃饭,一进门女主人的女儿叫了一声“阿姨好”.做妈妈的赶紧纠正说:“不能叫阿姨,要叫奶奶。”她说:“叫我阿姨好。”女主人坚持说:“那太没有礼貌了,您比我年纪大了30多岁。”这下子可把她弄得脸红了,因为她想到的不是受尊敬.而是“自己真的有那么老吗”?因为在英国,对一个未婚妇女来说,年龄再大(哪怕有80岁),也不能称之为“奶奶”之类的,而只能称“小姐”。但似乎女主人并没有意识到她的尴尬。
英国人口年龄老化,社会安全养老能力日益不同,加上家庭结构崇尚简单,老人首先是“精简”对象。英国人怕老,对老的恐惧心理已达到忌讳“old”一词的程度,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地借用其他词汇来委婉表示“老年”这个概念,如“senior”等。在中国,对“老”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中国人提倡和坚持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老人多以自身的丰富经历和能力来帮助年青人为乐为荣,老人不惧老,社会也不讳“老”字。如果我们称呼年长者为“您老”,还带有几分敬意。实际上,“老”不但表示资历深,而且在很多称呼上还带说话人的敬意。如;老总、老师、老板、老大等。我们还可以在姓前面加上“老”字,如:老李、老叶等等,表示尊称。但在英语中,即使年纪已很大,一般也不会叫他,如“old Smith”之类的,因为这样叫,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敬。(李彬,《中英文化差异漫谈》,花城出版社,1998,第97页)
英国 | 中国 |
英国人则忌讳用这个“老”字 | 中国人对“老”一点也不忌讳,甚至在别人面前加一个“老”表示的是敬意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