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教育 > 笑容因何而异

笑容因何而异

案例正文

Tom从中国到达美国仅仅一个月,是一名十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在完成家庭作业上始终存在着很多问题。他发现和他的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沟通很困难,在讲英语的时候通常会很紧张。在个别人谈话时,如果遇到没听懂的谈话内容,总是羞于要求别人重复话题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有一天在历史课上,Tom的历史老师Mr.Mullen和他的一段谈话如下:

Mr.Mullen问Tom:“你明白这次论文的主题吗?”Tom最初保持安静,然后微笑,大笑,咯咯的笑。然后他说:“请问您能再重复一次吗?”历史老师说:“当然可以,你需要对于‘工业革命史如何改变美国经济的’来写一篇短论文”。Tom又一次变得安静,然后微笑,大笑,咯咯的笑,并且点头表示同意。历史老师问他“你明白了吗?”他再次笑了,并且点头说:“谢谢”。

经过这次谈话过后,Mr.Mullen觉得Tom非常粗鲁无礼,因为他们正在进行非常严肃的对话,但是学生却非常不尊重别人的笑了。在Tom交历史作业的时候,老师发现他没有写先前他们讨论过的那个主题,Mr.Mullen觉得非常失望并且给他一个F。决定找他谈话。对于Tom的文不对题和表现,Mr.Mullen非常失望。Tom再一次安静然后又笑了起来。

分析点评

以上情况是由于中美之间文化的不同而导致人们对于肢体语言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在中国文化里,当学生感到焦虑、紧张不安时,通常会以笑容来面对问题。并且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笑容代表着友好、善意,是为了缓解尴尬、被批评时的不愉快或者紧张的气氛。而在美国,当老师在给学生讲解问题时,如果学生以笑容来回应,会被认为是非常粗鲁无礼的,不懂得尊重别人或者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情况通常会被认为是从内心里面不重视说话者所讲的内容或者表达的意思。“笑容”也因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异。

差异点

信息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d52f10101n2pz.html 2015-8-05

标签: 笑容善意粗鲁

浏览: 评论: 收藏:0
笑容因何而异
案例编号:4226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教育
上传时间:2015-10-30 19:12:30
分享者:程洋洋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