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

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

案例正文

日本人尤其喜欢用“梅花”与“衣袖”、“梅花”与“胧月”、“梅花”与“黄莺”的组合手法描写梅花香,可谓是日本和歌的特色之一。而中国的诗歌却从未把梅花与这种鸟联系到一起,历代的咏梅诗都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格来赞美。梅花开放于寒冬腊月和冬去春来之,因此在诗句里雪中怒放的梅花是高洁之士的象征,用雪来衬托更能突出梅花的品格。在古汉诗中常常把梅花的冰情雪质、挺拔的风姿比喻自己洁身自持的人格;中国古汉诗的“梅花”,表达诗人壮志难酬,带有情调低落,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就是说,社会性较强;第三,借梅喻人,是乡情、友谊的象征。而日本和歌中的“梅花”有怀旧,眷恋的含义,但强调的是个人感情。在日本和歌中的“梅花”,多作为景物来欣赏,吟咏的是梅花的芳香,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不含郁闷、伤心、不得志之意。

分析点评

我国古典诗词和日本和歌中,以“咏梅”抒发诗人情怀之佳作颇多。日本咏梅诗吸收了中国唐宋文学的“营养”成分,许多和歌诗人在和歌的构思和用词上都借鉴了中国咏梅诗。但是在和歌里的“梅”和古汉诗里的“梅”,其意境、情趣、蕴涵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古汉诗中,常常把梅花比喻自己洁身自持的人格,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低落情绪,忧国忧民的情感。而在日本和歌中的梅花却有不同的意象,表现出了两国不同的审美差异。

案例来源:[1]陶曷因.梅花与暗香: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J].名作欣赏,2009,24:121-123.

差异点
日本中国
组合手法
审美差异、自比

信息来源

标签: 咏梅诗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
案例编号:2364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5-09-24 11:49:54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