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中日两国冰箱形态设计差异

中日两国冰箱形态设计差异

案例正文

在日本,多门冰箱在市场中占据了72.9%的份额,因此可以说在日本主流的冰箱模式就是多门冰箱。多门冰箱不仅是为了整理冰箱空间,同时每个区域也拥有不同的功能,包括蔬菜室,冷冻室,制冰室和冷藏室。而6门冰箱又是所有冰箱中最主流的形态,它占据了58.5%的份额。而如今在中国渐渐流行的对开门冰箱却在日本市场很难看到,几乎可以说日本的冰箱市场上没有真正的对开门冰箱。即使有类似对开门形态的冰箱其实也是多门冰箱,门数为3门及以上。在中国,由于中国区域广大,而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每个地区对冰箱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对中国的冰箱市场分析主要是整个大市场的分析,不能分别分析。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冰箱市场中主流的冰形态还是双门冰箱和三门冰箱,他们分别占据了40.2%和31.1%双门冰箱占最大多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中国巨大的农村市场和家电下乡政策。在中国另一个现象是其他冰箱形态的发展基本比较平衡。多门冰箱和对开门冰箱同时在发展。但是比较中国市场的本土品牌和日本品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者在冰箱形态设计上的差别。本土品牌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是对开门冰箱,而日本品牌则是日本特色明显的多门冰箱。

分析点评

对普通的家庭而言,日本的生活空间比较小是大家公认的。而厨房的空间更是狭小。但是日本的家庭成员又相对中国比较多,一般会有多个孩子。因此所需要的冰箱需要占地面积小但是容量大。能够放下一家人所需要的食材甚至一周的食材。这些需求正好是多门冰箱能够满足的。多门冰箱都是高度比较高,空间分割清晰。有利于食材的收纳。而在中国,以上的问题都不是主流的,所以在选择冰箱时在形态上的限制较小,这也使各个形态的冰箱都能在中国市场发展。首先中国人和日本人虽然都吃鱼类,但是中国人吃的大多是河鱼且多为活鱼而日本由于是岛国,四面环海,海鱼资源丰富吃的大多为海鲜,多为处理过的死鱼。死鱼更需要保存在冰箱中,而日本人吃生鱼的习惯需要鱼类保持新鲜度,因此对于冰箱的冷东室的要求更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家庭更多选择多门冰箱的原因之一。

案例来源:

[1]陶莉.中日两国冰箱形态设计差异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2:131-133.

差异点
日本中国
储存空间、模式

信息来源

标签: 冰箱形态设计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中日两国冰箱形态设计差异
案例编号:2352
洲:亚洲 国家:日本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23 20:32:08
分享者:邓军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