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制度 > 好心没好报

好心没好报

案例正文

王关新毕业于某名牌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通过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他进入一家位居世界500强的知名企业工作。3个月培训结束后,他被安排到一个项目组,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该项目组是一个跨文化虚拟团队,成员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共有18人。他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需要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但也有合作。一天,王关新在浏览美国同事皮特已完成的部分时,发现有一个小错误,他当即对此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一个注释链接在上面,心想:“美国同事下次开会时肯定会为这件事感谢我。”

还没有等到下次网络会议见面,王关新就收到了皮特的邮件,不是感谢信,而是抗议信,信上写道:“尽管修改过的在功能上更加完善,但我宁可不要这种完善!我无法容忍我的工作结果被别人修改?”王关新还发现这封抗议信被同时抄送给对方的老板。

王关新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换来这样的结果,他感到很委屈,不知如何应对。

分析点评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因此,价值观的差异极易导致跨文化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来自北美个体主义文化的团队成员是任务导向型的,他们在设定群体目标时强调任务的完成,而中国等东方集体主义文化的团队成员是关系导向型的,在群体目标中会强调良好关系的建立。再如,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强调互相依赖,合作至上。而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则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和成就;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团队成员偏好个人决策,而来自高度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成员更倾间于集体决策。上述差异可能导致成员在团队目标、任务认识、决策方式利协作方式上的分歧与争议,还可能引发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际关系冲突。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价值观

浏览: 评论: 收藏:0
好心没好报
案例编号:2271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制度
上传时间:2015-09-23 10:17:38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