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语言文字 > 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案例正文

中美肢体语言对比研究表明,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将不同处举例列表如下:

A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为自己鼓掌,在美国被认为是不谦虚;拍别人的脑袋在中国是表示疼爱;而在美国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被认为是侮辱人的动作。

B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

“过来”(叫别人过来)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中国人的做法,而美国人是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很反感;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表示“我吃饱了”(吃饭后)这是美国的,中国人是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

分析点评

以下肢体语言在美国的意义: 咂指甲——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用大拇指顶着鼻头,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挑战,蔑视。 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 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表示团结等。 在中国的意义 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 “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捂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尊敬。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表示感谢。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肢体语言

浏览: 评论: 收藏:0
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案例编号:148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语言文字
上传时间:2014-11-28 15:03:55
分享者:杨可祯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