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多政府的政策并不倾向于农业,被殖民统治的时间长了,特多人民对“种植”这个字眼都有天然的反感。自独立以来,特多人就不想再种地,加之发现了得天独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特多人的心气儿跟着钱包直线鼓了起来,政府的政策也倾向于发展油气上下游产业、金融通讯等轻松赚钱的行业了。“不差钱”的特多人向往外面的世界,生活水准一心要向美国看齐,肉蛋蔬果恨不得都从美国进口。然而,路途远加上天气热,超市里的蔬果都变得不新鲜,但是价格却是一点儿都没有便宜。美国原装的提子都开始长白霉斑了,还是五六十特元一盒。
当然特多要发展农业人力也是不够的,而且由于多山,大型农业机械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与外来物种正好相反,特多本地的植物物种生长得极其迅速,扔在地里就能长。所以特多本地不乏特产热带蔬果,且产量甚丰。但这些物种基本上属于自生自灭,这样一方面导致物种发展不均衡,影响了蔬果品种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无人采收,特产蔬果农业无法发展。比如当地盛产的芒果,不少人家房前屋后都是,而且四季不断地开花结果,但到了市场却是论个儿卖的,最便宜的也要一特元一个。有朋友开玩笑说,这里的果子烂在地上都没人理,只要有人拿个篮子捡一捡,就能赚不少。但当地劳动力缺乏,白捡的活儿都没人干。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主要自然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探明和有可能开采的天然气储藏量已达4361亿立方米,石油储藏量为7.283亿桶。特多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湖面积约47公顷,估计储藏量为1200万吨。特多经济以能源开发和加工为主,能源产品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能源出口约站出口总收入的80%,是加勒比地区唯一的石油输出国,而且加工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现政府致力于把特多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逐步减少对能源业的依赖。近年来,特多建筑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发展比较快速,财政有盈余,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活跃。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口达130多万,总面积5128平方公里。特立尼达岛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为主,多巴哥岛东北部峰峦起伏,西南部地势平坦。特多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气温在20-34℃之间。白天平均气温28℃,夜间23℃。全年分为两个季节,1至5月为旱季,6至12月为雨季。如此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大力地发展农业种植。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