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最近新认识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朋友F,他们相处愉快,无所不谈,在日常交流中相互了解了许多关于对方家乡的奇闻趣事,建立了友好的情谊。过了一段时间,F在中国的签证到期即将回国,C计划在她离开之前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副《赠汪伦》亲笔书法,同时原创了英文版的随之附上。送机话别时,C本以为F会带着不舍心情难过地收下礼物,不料F不仅一脸无关痛痒的表情,打开礼物看到英文版的诗篇,还指着上面的“i”,一脸认真地问他:“为什么这个i没有大写?”C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个i的大小写,很重要么?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澳大利亚人与人之间表现出的人情是较为淡漠的,而且往往是个人自我意识较强,并且这已是由来已久。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A·萨姆瓦和理查德·E·波特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值得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西方社会是主导一切的。在英文书面语中,“我”(I)任何时候都要大写,而其他人称却不一定要求要大写。从这个小小的侧面我们也可以窥视到,西方文化中“我”的重要地位。
澳大利亚 | 中国 |
人际往来中的个人自我意识 | 中国人文价值观 |
信息来源
自主原创标签: 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