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女士在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算是一个“德国通”。她在说起自己女儿在德国的上学经历时,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学校的课程设置都非常贴近生活,在四年级的上半学期,学生们要参加自行车考试。交规和骑车上路就属于常识课的内容。孩子们自然是兴致很高,可是班主任却心事重重。蔡女士一开始觉得老师这样有点小题大作。不过骑个自行车而已,在中国的孩子,哪个不是在幼儿园时就能骑着车满小区地乱跑,上到了四年级,身高上已经很占优势了,骑车更是小菜一碟。但是德国就很不一样了。上常识课的日子,大家时不时地就要骑车到校,本地警局专门派来了一位警察协助教学,从带头盔的重要性讲起,再讲着装上的安全准则。例如,骑车时最好避免穿深色衣服,以便汽车司机能远远地看到骑车的人。在中国,哪有这样的课程啊!
这是两国教育观念不同所致。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德国的教育注重其实用性,教学生很多常识。在中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全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这个教育落在家长的头上。
德国 | 中国 |
两国教学内容不同 | 两国教学内容不同 |
上常识课时,从带头盔的重要性讲起,再讲着装上的安全准则。还仔细介绍了自行车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有些细节部位的专有名词甚至找不出专门的中文译名,因为在中国就压根没有这样的教育。
信息来源
标签: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