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爱沙尼亚人的“扑克脸”

爱沙尼亚人的“扑克脸”

案例正文

爱沙尼亚人经常说自己是“poker face(扑克脸)”,事实也正是如此。爱沙尼亚人很少会使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很少表达出对别人的赞美,所以时常会给外国人留下“高贵冷艳”的印象。在与爱沙尼亚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他们“不太友好”,和对别人很热情又总是喜欢赞誉他人的中国人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有的时候,爱沙尼亚人不喜欢和别人亲密接触,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但是实际上,爱沙尼亚人十分友好,即便他们“面无表情”,在内心里他们还是很热衷于帮助别人的。

分析点评

中国人是典型的“外热内热”,对别人的友好会体现在表情、行为上,并且十分喜欢赞扬别人,甚至时常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在集体主义观念占主体地位的中国,这样的交往方式有利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取得别人的好感,凭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迅速被对方接纳。

但是在爱沙尼亚人是“外冷内热”,很少会通过表情和行为来表达感情。因为个人主义的观念的影响,他们既不喜欢过分干预别人的事情,也不愿意让别人来干扰自己。所以他们也不喜欢赞扬别人。为了营造出这种距离感,“扑克脸”成为了爱沙尼亚人的标志。但是,这种 “扑克脸”只是表象,爱沙尼亚人的内心十分友好。

差异点
爱沙尼亚中国
爱沙尼亚人外冷内热中国人外热内热
爱沙尼亚个人主义中国集体主义
延伸阅读

《Saame Tuttavaks!》(一本爱沙尼亚语教材):You might wait your whole life to receive a compliment from an Estonian, and if you pay them one it will often only make them ill-at-ease or suspicious of your motives. Most Estonians doubt the sincerity in compliment giving, considering it a form of flattery used to disguise an ulterior motive.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爱沙尼亚人的“扑克脸”
案例编号:925
洲:欧洲 国家:爱沙尼亚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09-18 15:58:07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