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君被派到智利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到智利不久后,A君便投入到汉语教学中,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工作。同学们上课也很配合她,表现得不错。很快到了期中考核,这天A君很早到了学校,和当地的一名教师一起监考。考试前半段都进行得得十分顺利。A君在教室不断巡视时,忽然当地的老师走到A君面前,递给A君一个小纸条。A君打开一看,是个舞弊的小抄,顿时懵了,问道:“是谁?”不料,当地老师却答道,“这个你不用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于是,A君也没管了,继续监考,整堂考试也继续进行着,直到考完,A君也不知道考试作弊的那名同学是谁。考试结束后,A君才了解到,当地学校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考试中即使有学生作弊,也会继续不动声色地让学生答题,但是考后会把学生的名字记下来。最后上交成绩的时候,才通知学生家长,给学生0分或者其他的记过处分。
中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别。就拿考试来说,当考试中遇到学生舞弊的行为,中国的惯例做法是当场上报处理,将舞弊的学生请出教室,这样一来全班,乃至全校都会知道是谁在考试中有了不正当行为。而国外的教育制度最大化保护学生的隐私,因此在考试中即使老师发现了是谁舞弊,也会不动声色地让该名学生继续答题,而不影响其他考生,所有的事情也是等到考试完再处理。因此这点提醒了我们在海外教学时,不管是考试,还是成绩的公布,都不应该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应了解咨询当地的教师,再慎重处理,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智利 | 中国 |
在考试中,保护学生的隐私,对于作弊的学生,当场不将学生逐出教室,而是让其继续考试,一切处分行为考试后再处理 | 在考试中,若学生有舞弊行为,一般会公开宣布。当场给学生处分 |
信息来源
由培训期间,案例教学的柴老师提供,而整理完成标签: 汉语课;期中考试;学生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