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教育 > 卢旺达的教育改革

卢旺达的教育改革

案例正文

卢旺达位于非洲心脏地区,面积仅二万六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五百万,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

独立以来,特别是在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执政后,卢政府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重视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努力清除在这些领域里的殖民主义残余影响。近年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79一80学年,小学生人数达六十万七千四百八十名,几乎是独立时的四倍,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56.8%,中学生达一万二千一百六十八名;1963年创建了卢旺达国立大学,1966年成立了卢旺达国立教育学院,现有大学生一千二百六十六名。

分析点评

卢旺达独立后沿袭了殖民统治时期建立起来的欧式教育体制。实践证明,旧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实越来越不相适应。从1974年开始,国民教育部会同各有关部门,经过长期的,广泛的酝酿讨论,提出了一项教育改革方案,1979年政府通过法令形式,将教改方案付诸实施。为此,1979年被命名为“教育年”。

差异点
卢旺达中国
卢旺达教育体制中国教育体制
延伸阅读

卢旺达教育制度改革特点

一、初等教育农村化:小学学制由六年延至八年。

    儿童七岁人学。前六年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后两年实行农村劳动实践训练。除学校教育外,农村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教育,如扫盲,业余教育和短期培训班等。

二,中等教育职业化:中等教育学制四至六年。

    为了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大量中级干部,中学将逐步减少基础课程,更加专门化,职业化。六年制的普通中学实行分科制,分设理科,文学,地质,经济,技术A2等科目,普通中学毕业生可直接升人高等学校,笠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农业,畜医,手工业,技工,医疗和师范等职业技术学校,一部分毕业生经过职业劳动实践和人学考试后,也可进入高等学校沪旺达将建立一批四年制的职业中学(技术A3,护理A3),这种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升人高等学校,只能直接就业。

三、教育民族化

    卢旺达正在逐步编写和出版本国的教材,规定小学用本国语教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法语,中学用法语教学,这样儿童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本国的语言和文化。

四、改组高等教育

    1980年卢旺达决定将原国立教育学院并国立大学。新的国立大学将有两个校园。


思考题

信息来源

颂文.卢旺达教育改革[J]. 外国教育动态,1982,03:53-54.
浏览: 评论: 收藏:0
卢旺达的教育改革
案例编号:7329
洲:非洲 国家:卢旺达
分类:教育
上传时间:2015-12-02 19:22:21
分享者:党瑞霞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