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老师为什么不笑

老师为什么不笑

案例正文

在智利纳塔雷斯港的GabrielaMistral中学,学生与老师甚至校长的关系非常轻松随和,彼此之间可以随意开玩笑并提出要求建议,刚来任教的汉语教师常常不能快速适应,试图以中国的“严师”作风对待学生,反而会适得其反,把学生吓跑。

汉语老师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对学生习惯有高标准、高要求的期待。如教师认为课后练习作业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良好方式,学生却觉得这占用了他们的自由时间并认为毫无用处;教师可能对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要求,学生却认为简单的听说就是汉语学习的全部,自己对汉语读写没有兴趣。在汉语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过高的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和厌恶感,造成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置若罔闻”的尴尬局面。

分析点评

上述案例中国教师的困惑主要是由于中国和智利的不同文化观念造成的,这主要体现在两者师生观念不同和学习要求、方法不同两个方面。 首先,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也是如长辈一样尊重,这点和智利的教育情况很不相同。智利受西方思想影响,个人意识较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学生需要教师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体现人文关怀。而汉语教师作为外国教师,不了解本校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师生交流少,彼此不亲近,与学生之间距离感较大,学生普遍感觉“中国老师有点严肃,和智利老师不一样”。 其次,由于国情和教育体制的不同,智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远没有中国学生那么高,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更加明显。自由散漫的智利学生遇上要求高的中国老师,不免产生尴尬。 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针对该校教学情况,汉语教师应主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技能和人格魅力,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重要,面对和国内不一样的教学情况,教师要快速适应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地自我调整。传统的教学目标并不适合汉语课堂,汉语教师应加以改变,以“快乐”为教学目标,不求学得好,但求学得快乐,以学得快乐为成功教学的标准,让学生对汉语课一直保持兴趣。

差异点
智利中国
智利人重自由平等中国人讲究尊师重教
延伸阅读

  刘慧娴.智利纳塔雷斯港 Gabriela Mistral中学汉语“教与学”困难因素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视频: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http://v.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ie=utf-8&word=bbc%20


思考题

信息来源

网络转载(刘慧娴.智利纳塔雷斯港 Gabriela Mistral中学汉语“教与学”困难因素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标签: 老师与学生

浏览: 评论: 收藏:0
老师为什么不笑
案例编号:6883
洲:南美洲 国家:智利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9 22:12:19
分享者:李林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