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英国朋友名叫Robert,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因此从小就会讲汉语,对于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他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中英两国之间的一些社会现象。有一次,我们谈到了中英两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企业形象的塑造,Robert对我说他觉得中国企业在对外传播企业文化时,给人一种“一切向钱看”的感觉,因为他们总是拿那些成功企业的营业数据或者全世界排名来说话。而在英国,企业传播企业文化时,虽然也看看重这些数据,但是可能会更注重企业人文环境的传播。
在报道中国的经济成就时,通过分析报道对象,人们不难发现新闻源比较单一,唯有那些知名企业、著名企业家才会被视为“楷模”。给人的整体的感觉是,只有统计显示某企业做得好,该才具备国家对外宣传的价值。如此一来,给人的印象是中国人看重成败,且成败中还要论等级,但评价的标准无外乎是利润,一个“钱”字。此外,就报道手法而言,对外媒体的经济类新闻一律是硬新闻,用统计数字当作背景信息,用洗练到近乎是刻板的事实陈述代替深入分析。而英国的企业在做对外宣传时,则更加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在英国,也许某个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却很具有人文关怀,那么国家也有可能把它作为对外宣传的材料。
英国 | 中国 |
在英国,虽然钱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 | 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眼里,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是看他赚了多少钱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