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日本大学的社会学研究生,来中国不久,很喜欢中国的文化。经常会跟自己的中国老师,同学讨论一些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这次说到了婚恋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女友的年龄这方面,我们的思考方式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分歧。 中国同学很奇怪的问我,90年代日本开始流行姐弟恋,40岁以上所谓“熟女”倍受青睐。去年,35岁的日本搞笑艺人绫部祐二,被揭与64岁藤田纪子,就是前相扑横纲贵乃花的母亲相恋多年,要知道两人年龄相差近30岁。绫部居然还因此人气急升,得到众多年轻男性支持。而且最近“美魔女”(即靓丽的中年妇女)在日本也很流行。但在中国,一般夫妻和男女朋友之间都是男方比女方大,至少也要年龄一样。他表示很不理解日本这种婚恋文化。 于是我向他解释,首先,日本男性普遍认为认为恋爱不分年龄,善解人意会照顾人,如能像母亲般原谅包容自己,生活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的超级熟女,更加富有魅力。 而从社会文化上来追根溯源,80年代日本实行精英教育,只有考上大学,最好是名牌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名校出身才能进大企业。由于,日本战后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只有进入大企业,收入才能稳定,等于拿到铁饭碗,各种福利制度齐备,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因此,日本母亲对子女在生活上关心备至,但对学习教育极其严格,上完学校课程还要进各类补习班,而且长年如此。想考好大学首先进好中学,前提是先入好小学,成为优等生是子女从小受到的教育,为取得好成绩,母亲管教非常严厉。日本女性婚后,同学朋友邻居亲戚,相互攀比的就是子女教育,竞争从很小就开始。为学习子女对家里事情漠不关心,完全都由母亲操持安排,时间长了在生活上,对母亲产生强烈依赖感。 日本80后男性懂事的时候,日本经济开始经历金融泡沫爆破后,连续20多年不景。90年代,大量公司裁员倒闭,即便在大企业拿铁饭碗的职员,也没有多少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收入大幅减少,所幸当年日本还有加班费制度,甚至加班费高于普通工时,日本职员为赚取加班费,故意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成了弥补工资减少的重要收入。相应而来的是效率低下,准时下班可能性几乎没有,与子女相处时间更少。日本教育制度从90年代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化成普及教育,大学学额大幅增加,有近50%的入学率,还有大量私立大学可供选择,上大学变得容易。正由于进大学容易,竞争反而更加激烈,进入名牌大学变得更重要。大学毕业也未必找得到工作的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有竞争力,因此学习压力并未减轻多少。 年轻男性从童年至少年,甚至进入成年时代,生活上依赖母亲的爱护,学习上受母亲严厉管教,成人后遇到问题,反而不能单独处理,对很多事情缺乏自信。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想到的首先是母亲的帮助。并且,性格上普遍带有女性色彩,有较浓重的恋母情结。此情意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年轻男性,当他们到了恋爱结婚生子阶段,很多时候不自觉地将自己母亲的方方面面,拿来与自己女友妻子比较。性格上要像母亲,做饭有“妈妈的味道”,生活中如妈妈般关爱,犯错时似母亲般包容。日常生活更是以自己母亲为标准,给家庭制定规则,稍不满意就回家抱怨,最后由母亲出面,解决自己家庭问题。现在,终于发展到直接向与母亲差不多年龄的超级熟女展开追求的地步。 伴随着全球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谈一场浪漫的国际恋爱早已不是梦想。但是在行动之前,我们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对方国家的婚恋观和恋爱中的思维方式,不然,即使真的一见钟情,对方文化中一些我们看上去很奇怪的文化现象是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呢?我们还是要更小心谨慎一点比较好!
伴随着全球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谈一场浪漫的国际恋爱早已不是梦想。但是在行动之前,我们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对方国家的婚恋观和恋爱中的思维方式,不然,即使真的一见钟情,对方文化中一些我们看上去很奇怪的文化现象是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呢?我们还是要更小心谨慎一点比较好!
日本 | 中国 |
男生喜欢年纪大的女人 | 男生喜欢年纪小的女人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