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去参加英国朋友的婚礼,发现饭菜只有简简单单几个,而在中国参加的婚礼,基本上都是有20左右的饭菜。
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宴会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区别。中国人请客吃饭重视饭菜本身,讲究排场,酒菜要丰盛,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这还不包括之前上的冷盘、小吃,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上的主食(面条、米饭、馍馍等) 。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出主人的好客。这大概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正是由于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相传“满汉全席”是科举考试后官场中举办的招待主考官的一种宴席,由满人和汉人合作而成。主人往往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客人是钦差大人,故场面宏大,内容极其丰富。菜分冷菜、烫菜、炒菜、饭菜、甜菜等;茶分清茶、香茶、炒米茶等;点心有甜、咸两种,并有干、稀之别等。菜至少一百零八种,要分三天方可吃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官家的气魄和排场,一时间将饮食内容之丰盛、排场之宏大推向极致。
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在美国,有时朋友聚餐会采取大家作贡献的手法, 称之为“Potluck”,即每人都带一样菜, 让大家共享。(胡文仲,1999,P. 133)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可见,他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正是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
英国 | 中国 |
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 | 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