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为什么不能打哈欠

为什么不能打哈欠

案例正文

小王来埃及已经有两个月了,但是对很多埃及的文化风俗还没有太多了解,但是他也尽量利用空闲时间了解当地文化。最近他所赴任的孔院要举办一个大型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小王要负责的工作有些多,每天上完课他都要准备这次大型活动。由于小王非常负责,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因此他工作到很晚。进行完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小王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学习汉语,每个学生的作业他都会写评语。最后他还要准备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直到他认为满意才行。由于每天工作到很晚,睡眠不足和最近工作的压力导致他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上课时经常打哈欠。几天后,他发现学生不认真听他的课,看他的眼神也怪怪的,他的学生也不像以前那样尊重他,甚至躲着他,他不知道为什么。

分析点评

该案例反映的是小王由于不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在非语言文化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 在埃及,有这样一个规定:不能当着埃及人的面打哈欠或者打喷嚏,因为在他们眼里,哈欠就是魔鬼作祟,因此最好尽量避免。如果实在憋不住,应该转过脸并捂着嘴,还要记得说“对不起”或者“请真主宽恕”,否则会引起对方反感。在中国,当人面打哈欠虽然也不礼貌,但是人们一般不会特别介意,也不会动怒,更不会将哈欠与魔鬼联系在一起,因此小王打哈欠也是无心之举。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当地人的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小王虽然工作负责,认真备课,但是他并没有依据学生的需要、喜好、学习习惯来备课,他备课的准则只是以自己满意为主,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案,因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减弱了。 针对这种情况,小王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给学生道歉,并且解释自己打哈欠并不是有意为之,以后会不再触犯他们的禁忌。2、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早些完成工作,给自己留足休息时间,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可以向孔院申请减少工作量。3、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而不是以自己的计划为标准。

差异点
埃及中国
在埃及,打哈欠就是魔鬼作祟。在中国打哈欠只是一种生理反应。

信息来源

标签: 非语言交流

浏览: 评论: 收藏:0
为什么不能打哈欠
案例编号:6093
洲:非洲 国家:埃及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5-11-15 00:30:46
分享者:郭芳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