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一位初到埃及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她赴任之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也没有过多的与阿拉伯国家的人接触过,因此她非常重视自己的工作,对于工作十分认真负责,生怕出任何差错。所以每次无论开会或者上课她都会提前几分钟到,从而给对方国家留下一个好印象,然而她发现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有次开会,她特意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议室,然而等了很久其它老师也没有来,一直等到半小时之后大家才来齐。会上大家也很散漫,看起来积极性并不高,小王的工作热情受到了打击。比起开会,更让她感到生气的是学生经常迟到。小王每晚都认真备课,希望第二天能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有趣的汉语课。早上也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进行准备,然而同学们对她的行为视若无睹,每次到了规定的上课时间,同学们都没有来。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才稀稀拉拉地到教室,对老师嬉皮笑脸,一点也没有愧疚的感觉。小王虽然也提醒学生不要迟到,有几次甚至批评了经常迟到的同学,但是这并没有什么效果,同学们依然我行我素。小王感到非常受打击,感觉自己的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她非常怀念在中国和大家一起按时上课听讲的时光。
该案例反映的是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人和埃及人对于时间观念的不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事情。 在中国,人们将“准时”视为尊重别人的表现,因此中国人会经常提前几分钟或者按时到达约定地点,不守时尝尝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如果是下级与上级约会,下级迟到或爽约,会被视为是极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但是在埃及,人们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就是30分钟也见不到人。小王和同事虽然是平级的关系,但是她也希望得到彼此间应有的尊重,因此她感觉同事的迟到让她不舒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师长是历来的传统,教师也是受尊敬的职业,然而埃及学生频繁迟到的行为让小王感到自己没有收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她很恼火。 针对这种情况,小王应该采取如下办法:1、积极调整心态,不要因为对方不守时影响讲课的心情和进度。2、多了解埃及文化,不仅要了解迟到是埃及人的一种习惯,还要多了解其他与中国不同的文化,及时想解决办法。3、与学生多沟通,告诉他们在汉语课堂应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上课,按时到教室是必须遵守的规定。4、增强课堂趣味性,课前五分钟设计一个活动,吸引学生早些来课堂。
埃及 | 中国 |
在埃及,人们很少依照约定的时间行事。 | 在中国,人们约定好时间见面时,通常会准时、按时按点到或提前到。并且在我们的观念里,迟到是不礼貌的。 |
信息来源
标签: 文化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