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是一名研究生,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制度差异。目前她的导师正在做一个关于比利时和中国在教育制度方面的差异,让潇潇去搜集相关的材料。潇潇通过几个在比利时留学的朋友,终于对比利时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有了一点了解。在看完了相关的材料之后,她发现在中国和比利时两个国家之间,教育制度和理念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就教育理念而言,中国高校的教育”念都一般都十分抽象宏观,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等,都是比较抽象。而比利时大学的教育主旨则比较接地气,一般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
西方艺术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能力。根据教育思想所统筹的一系列教育举措是学院教育的实现方式,从比利时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我国的人才培养总是有着宏观且抽象的教育主旨,之所以这样评沦,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在沿袭历史的一种惯性,在这种沿袭中,我们还可能丢掉了某些传统。我们学院教育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识还比较缺乏,人刁一培养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
比利时 | 中国 |
利时的教育主旨比较接地气 | 中国的教育主旨总是比较宏观而抽象 |
信息来源
部分内容参考:窛疆晖和焦磊 《艺术教育》标签: 教育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