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国工作生活了十个月。早在去泰国之前,就了解到泰国和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当我踏上这片热土,去感受、去生活时才真正领会到这些差异。下面就简单说说他们的尊师重道。
在泰国,不光有像中国一样教师节,还有一个更加庄重的拜师节。拜师节是我在泰国经历的第一个隆重的节日,它给我带来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在拜师节的前几天,学生们就开始做准备,制作捧花,排练献给老师的赞歌。每个人都提着一大包的针头线脑、鲜花芳草。女孩子们飞快地将茉莉花串在铁丝上,调皮的男孩子们也仔细整理玫瑰花瓣,忙得不亦乐乎。每个班级都做了用敬献盘盛着的捧花,这些捧花都是学生们亲手制作,成百上千朵球茎科的小花用大头针插在雕刻好形状的泡沫上,有的拼成花的形状,有的是佛头,我还看到了“愤怒的小鸟”的捧花,真是造型丰富。
拜师节在悠扬的乐声中开始。第一项是校长带领大家向国王的画像敬礼,颂祷词,这是泰国公众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然后是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和对自己平时未能完全按照老师要求去学习的忏悔之意。之后,全体学生以跪拜的姿势趴在地上,一起为老师唱赞歌。听说,有的学生情到深处还会留下眼泪。接下来就是最令我震撼的环节了,学生们拿着精心制作的捧花或者花环,在司仪的指挥下一排排从礼堂的最后开始膝行,一路跪向坐在主席台上的老师们。跪到老师跟前后,学生将捧花举过头顶,俯身行大礼,将捧花献给老师。因为我是第一次经历这个节日,看到那么多学生从远处膝行而来就惊呆了,当学生双腿右蜷、坐到自己左脚上,面对我时,我忐忑不安,完全不知所措了。我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动作,说什么话,只能瞟一瞟旁边的本土老师,学着她接过来学生的花,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由于初到泰国,泰语还不太灵光,但我觉得说的肯定是祝福的话,便用中文讲“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之类的话。看着旁边的年长老师用手摸摸学生的头,但我不敢,因为头在泰国人心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高僧和家中长辈才能触碰,就用泰语夹杂着英文又给学生说了遍祝福的话。献花完毕后,学生们跪着一点点挪走,直到台阶边,才站起来回到班级里。
学校的仪式结束后,学生们就可以找自己尊敬的、喜欢的老师献花,当然还是要跪拜的。就连新来的我,也收到了好几份茉莉花环,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作为老师的责任感。
跪与拜,这两个古老的姿势,在现代中国人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中国人的膝盖是不能轻易跪下来的,跪下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更别说拜了。中国人只能“跪天跪地跪父母”,或者礼佛的时候,而泰国人除了这些以外,还要跪老师,跪长辈,等等。为什么泰国人会对老师这么尊重呢?这要从古代泰国说起。古代泰国教育主要有宫廷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佛寺式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佛寺式教育。自素可泰王朝以来,随着佛寺的兴盛并成为国教,僧侣成了最有知识的人。按照传统,泰国男子要真正成年,必须要出家为僧,学习知识。久而久之,寺庙就成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机构,僧侣也就成了传授知识的老师。泰国人对佛教的崇敬让老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即使到了现在,学校取代了寺庙学校,老师代替僧人传道授业,老师的地位也没有下降。泰国人对老师的尊重不仅表现在拜师节上,平时也受多种优待。比如,食堂有专门座位留给老师;在路上,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避让,双手合十行礼;在办公室,学生要脱鞋进入,请教问题跪在地上,以免身体高度超过老师。这些都和中国有着巨大差异。
泰国 | 中国 |
拜师节 |
信息来源
根据同学口述修改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