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经济 > 迪斯尼回家了!(图文)

迪斯尼回家了!(图文)

案例正文

提起迪斯尼,人们自然会想起诡计多端的米老鼠和笨拙可爱的唐老鸭,这些形象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征服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儿童,甚至也吸引了不少成年观众。1955年,占地 30公顷的“迪斯尼乐园”在美国加里福 尼亚州开放;1972年,“迪斯尼世界”在佛罗里达州建成;1983年,迪斯尼又走出国门,把迪斯尼文化推向了日本,建成了占地200英亩的东京迪斯尼。接二连三的成功,使迪斯尼公司的头脑膨胀了,他们企图把这些成功的套路再搬到欧洲,创造第四个奇迹。然而,事与愿违,巴黎不是佛罗里达州,“唐老鸭”终于碰了个大钉子。

迪斯尼的管理者们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认为巴黎有地理位置好、假期长、经济水平高”等优点,对于巴黎迪斯尼的未来成功充满信心。但是,迪斯尼最终兵败巴黎,被法国的左派示威者们用鸡蛋、番茄酱和写有“米老鼠回家去”的标语来回敬。提供了昂贵的迪斯尼系列商品和舒适高档的宾馆,结果精明的欧洲人游客们并不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迪斯尼昂贵的商品和服务上。“公园内不能饮酒”的规定让午餐和晚餐都要喝酒的美国人更是不满。只有350个座位的餐馆里2500人的在排队!因没有考虑到旅游汽车司机需要休息室的需求,为司机们建造的休息室只能容纳50个司机,但是在高峰期每天有2000个司机需要休息。所以有人以讥讽的口吻说,“从不耐烦的司机到报怨的银行家,迪斯尼乐园踩在欧洲人的脚趾上了。“

迪斯尼在巴黎的营销策略开始发生改变,由“为巴黎迪斯尼开创一片蓝海”调整为“迪斯尼回家了!”!欧洲人喜欢干什么,迪斯尼就干什么。欧洲人喜欢周末喝酒聚会看足球,迪斯尼也是哦,去巴黎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起聚会吧!”

分析点评

文化产品的介绍和推广要符合受众的文化需求、生活习俗,因地因时制宜本土化,在文化和情感上引起消费国的共鸣。

迪斯尼在推广之初,以一种建立纯粹的美国乐园的傲慢的形象向巴黎人介绍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强烈的法国人不能接受的。在风俗习惯上,不是以欧洲人为服务的出发点,而是以美国人的心理去揣摩欧洲人,从早餐的准备到司机休息室的安排,都忽视了不同国度的不同习惯,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差异点
延伸阅读

东京迪斯尼的成功

“让院内所有人感到幸福:是东京迪斯尼的基本经营目标。东京迪斯尼场注重充满亲情、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使得男士觉得带着女士到迪斯尼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家人一起到迪斯尼游玩是温馨的回忆。以米老鼠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契合日本本土追求的“美国梦”。

同时,在学习和克隆美国迪斯尼乐园时,体现日本自身的特色,如既有像KFC、McDonald’s之类的年轻人喜欢的美式快餐,又有传统的日式料理来满足一些年长人士的需求。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标签: 文化产品

浏览: 评论: 收藏:0
迪斯尼回家了!(图文)
案例编号:389
洲:北美洲 国家:美国
分类:经济
上传时间:2014-11-29 08:08:22
分享者:党瑞霞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无相关信息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