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先生是马来西亚的一名私营店店主,以前他的公司跟中国的企业合作比较多。有一次,他要去上海,写了一封邮件联系当地的供应商,希望能和他们的王总见个面,继续商谈一些合作事宜。当时离他去的时间还有六七天。王总的助理特意打了电话来询问许先生具体行程,临了告诉许先生,王总近期要出差,可能到时不在上海。许先生当时不以为意,让秘书过两天再联系看看,有没有确切的答案。结果三次的结果都是告诉他“可能到时不在上海。”他深感懊恼,觉得时间已经临近了,怎么还没有给他正式回复。后来许先生的中国员工告诉他, “可能来不了”就是来不了,“可能”二字只是委婉语罢了。他方才恍然大悟。后来,他再遇到“问题不大”、“就快了”、“应该会去”等等,就心里有数了。
以低语境为主的西方文化中(马来西亚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坦诚、公平和平等的原则的。人际关系的规则适用于任何人,不管是朋友、熟人还是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直接。而以高语境为主的中国文化中,习惯于通过过去已建立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关系来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事、熟人等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较含蓄,互相之间很注意给面子和留面子。很多马来西亚人普遍感觉到在中国最麻烦的是中国社会交错纵横的社会人际关系和含而不露的交流方式。即使他们知道中国社会中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仍然不了解其中的运作方式。而很多外国人因为对这种社会关系的不熟悉,也导致了很多交际的失误和误解。
马来西亚 | 中国 |
喜欢直接 | 婉拒时有时表达模糊 |
汉语委婉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是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更习惯让自己的表达更为委婉。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