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现在在尼日利亚一所孔院教授汉语。还记得刚刚到尼日利亚那天,司机去机场接我们,汽车疾驰在非洲雨林和草原交界处,一边听着尼日利亚的歌曲,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美得令人陶醉。这些音乐是用当地语言唱的,虽然我听不懂,但是仍然能感受到一种热情、粗犷、奔放的音乐风格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这种音乐就像这炎热的非洲土地一样充满野性和激情。那一时的感受,真是令人终生难忘。 后来,我不断听到类似的音乐,教室、教堂、婚礼、葬礼、市场、公路上,随处都可以听到,而且风格都是一样的。
尼日利亚的音乐就像尼日利亚的土地一样炎热,像他们的性格一样,都是那么粗犷、豪放、直率而充满热情,是当地的环境和民族性格塑造了这样的音乐风格。 中国的歌曲则充满多种风格,有清新的、有细腻的、有忧伤的、有热情奔放的,很多种风格,这跟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多种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尼日利亚 | 中国 |
热情似火的音乐 | 风格多样的音乐 |
尼日利亚的音乐和舞蹈一样也是粗犷的,他们的音乐都是听了会让人血脉贲张、想舞动身体的,他们绝对不会创作出像《一千个伤心的理由》那样忧伤的情歌,也不会创作出像《甜蜜蜜》那样细腻温柔的歌曲,风格应该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那样激情澎湃、充满热情,这是一种民族性格。不仅歌曲是粗犷的,乐器也是粗犷的,很多乐器是用木头、树枝做的,树桩挖一个洞、梆上一张皮就是鼓,油漆桶也可以拿过来敲,一切重在娱乐,只要开心就行。
信息来源
标签: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