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认识了一位在中国留学的塞尔维亚女孩子M.,她们很投缘,琪琪经常帮助她学习中文,两人也会一起逛街,一起品尝很多中国美食,因此M.对她很是感激。在琪琪生日的时候,M.说要送她一份生日礼物,结果M.居然送了她一盘酸白菜,她觉得很吃惊,也有点小失望,虽然也不是想要贵重的礼物,可是至少要花些心思的,就送盘酸白菜有点太随意了。
塞尔维亚人对酸白菜情有独钟。每逢盖新房、升学、参军和庆祝生日等活动时,塞尔维亚人也都会做上一份酸白菜以示庆祝。所以塞尔维亚女孩送琪琪酸白菜其实是送给她一份来自自己文化的祝福,有特别的意义。
塞尔维亚中部小镇姆尔查耶夫齐,由于多次举办酸白菜节而闻名遐迩。记者最近在那里采访了2005年酸白菜节,亲自感受到塞尔维亚人对酸白菜的酷爱。
姆尔查耶夫齐所在的姆拉瓦河盆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这里种植的圆白菜个头匀称、味道纯正,非常适合制成酸白菜。当地人告诉记者,酸白菜是塞尔维亚饮食文化的代表。人们可以不吃肉,但是绝对离不开酸白菜。再豪华的婚宴,如果缺了这道菜,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婚宴。
此外,每逢盖新房、升学、参军和庆祝生日等活动时,塞尔维亚人也都会做上一份酸白菜以示庆祝。20世纪80年代,姆尔查耶夫齐建造了前南斯拉夫第一座酸白菜加工厂。目前这个加工厂的生意红红火火,每年都向荷兰、奥地利和法国等地出口袋装酸白菜。
按照当地的风俗,酸白菜节要举办3天。届时,姆尔查耶夫齐每家每户都烹饪酸白菜,各地高手都来参加厨艺大比拼。胜者将拿到“金瓦罐”奖杯和500欧元的奖金。今年的酸白菜节吸引了3万多食客,大街小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酸溜溜的菜味四处飘香。
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烹饪酸白菜所使用的器皿都是瓦罐。为了保持味道纯正,塞尔维亚人会根据食客的人数选择使用6到120公斤不同容量的瓦罐。厨师斯坦科维奇仔细地向我介绍了烹饪方法:“原料必须是至少经过两星期腌制的酸白菜。首先在瓦罐内侧涂上一层油,底部放一些骨头,避免瓦罐被烧坏;然后将适量的酸白菜、小牛肉、猪肉、绵羊肉和熏肋骨一层一层地摆放起来。
在每层酸白菜和肉之间都放一些红辣椒、月桂叶、葱头、胡椒粒和厨师自定的其他调料;最后,把盛得满满当当的瓦罐放在火架上用温火炖上5个小时。这样一来,可口的酸白菜就可以上桌了。”酸白菜节上烹饪的菜肴味道鲜美、不油不腻、咸淡适宜,经常是一端上餐桌就被各方“食神”一扫而空。
(选自《塞尔维亚人奇异风俗钟情酸白菜》 http://www.whnews.cn/touris/2006-05/20/content_869941.htm 20150803)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