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重视年功序列,在年终考核奖励时,考核的不是职务高低、贡献大小,而是进入公司时间的长短。比如,班长来了7年,组长只来了3年(组长比班长工职位高),给班长发700元,而给组长只发300元,影响了组长的积极性。一般员工也一样,一个班20人,干得最好的可能仅进厂一年,干得一般的来了5年,干得最好的只拿100元,而干得一般的则有500元,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无法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按年资历考核奖励各项所占的比例也反映不出多干多得的办法。原来的比例如是年资占40%,工作考核占30%,职务占30%。这项措施也无法在中国大陆推行。后来经过摸索改进,把年资比例缩小到只占10%,同时增加有效的考核项目,如出勤占15%,安全占10%,奖惩(平时)占15%,其余50%属于工作考核,如品质、效率等,班组干部还要加上领导能力。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