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关于[先终了句],日本人使用“うん”这样的先终了句,来表示自己这一方不主动表达结束谈话的意图,而将结束的主导权交给对方。与此对比,中国人使用“(那)好(啦)”,“(那)行(啦)”之类的先终了句,表达自己这一方要结束谈话的意图,即有自己获得结束主导权的倾向。②关于[告别表现],在以维持人际关系为目的的策略方面,中日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从[联系表现观点]分析看来,在中国电话会话终结部中,[总结谈话内容]的使用比较频繁;与此相比,在日本电话会话终结部中,[总结谈话内容],[约定再见面]和[感谢道歉表现]的使用频率较高。也就是说,在中国方面,为了重视[现在联系],以及[现在和再次之间的联系],而倾向于总结谈话内容,明确结束谈话。与此相比,在日本方面,更加倾向于或感谢,或道歉表现,以及要求下次再进行联系表现,以重视[现在联系]以及[再次联系]。另外,关于[明确表示挂电话的表现],从中国人比日本人使用频率更高的结果来看,结论同先终了句基本一致,即中国人倾向于获得结束谈话的主导权;而日本人更倾向于自己不抓住结束谈话的主导权,而是将主导权交给对方。最后,日本电话会话终结部中[告别表现]的整体出现频率比中国要高,说明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再确认。
从联系表现观点来看,中日电话会话终结部的谈话流程基本相同,流程顺序都如下所示:[解除现在联系](先终了句或终了理由)→{[现在联系和再次联系间的补充]→[现在联系]→[现在联系和再次联系间的补充]→[解除现在联系]}(告别表现)。语言,是人类经过思考进行交流的基础。虽然根据文化的差异必然存在某些不同,但是因为是拥有同样生理构造的人类所使用的语言,所以应该存在某种共通性。
案例来源:梅梅.关于中日电话会话终结部的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03:33-34.
日本 | 中国 |
主导权在对方 | 主导权在己方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