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农协是依据《农业协同组合法》设立的公法社团,可在政府权力之外行使公共权力,是韩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韩国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截止2010年年底,农协系统网络遍布全国,共有5663个各级机构,其业务共分为三大类:一是教育、支援事业,推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实验、经营,并为农民提供权益保护;二是金融事业,通过城市的农协银行和基层农协的“相互金融”,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农业金融服务;三是农产品流通事业,农协提供了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交易场所,农协直营的HANARO超市,韩参、泡菜等农产品专门品牌等全面的流通服务,还特别发展生鲜收购、冷藏、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专营冷链物流公司,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新鲜程度。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与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水平低、冷链运输率和利用率都不高、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较落后,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落后是冷链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水果蔬菜的冷链流通率为5%,水产品、肉类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3%和15%,我国公路冷藏车只占公路货运总量的0.3%,铁路冷藏车只占铁路货运总量的1.1%,运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韩国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对食品、农产品冷链温度、包装材料、操作标准、检验检疫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实施专业的市场准入和认证体系制度;而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还没有系统的体系,现有的标准多集中在运输和冷藏环节,缺乏对冷链物流全程的管理和上下游衔接过程的规范。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快制定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冷链操作标准,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
案例来源:耿家飞,刘放.中日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7:4-6.
韩国 | 中国 |
组织体系 | 农产品冷链起步晚水平低 |
服务体系、标准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