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女士随同丈夫远赴法国来到老公的家乡尼斯。在第一年,肖女士和老公一直住在老公妈妈的别墅里,只是居住在不同层。肖女士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因为在四川家里,肖女士的妹妹一家也是和肖女士的父母住在同一套居室里。有一天,Nicolas对肖女士说我们必须得赶紧去看公寓了。肖女士此时已经怀孕,不方便长期劳作,更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辛苦的去各个房产公司跑来跑去,还要看房子,最后还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房产认证手续和租约手续。而且,肖女士觉得婆婆家住得很舒服,别墅有三层,肖女士和老公住在三楼,婆婆住在二楼,一家人一起在一楼厨房一起做饭吃饭,起居室休息,而且别墅外有一个小院子,肖女士觉得这里也很适合以后宝宝生长。如果住在逼仄的公寓,孩子也不方便跑来跑去。肖女士跟老公说了她的这些想法之后,Nicolas告诉她,在法国,成年后结婚后就不会在父母家居住,都会自己搬出去住,哪怕家里已经有成幢的房子,有富余的楼层,孩子都会自己出去租住公寓,孩子要住成幢的别墅或者house,也要等自己攒够了钱自己买来自己住。肖女士听后,表示理解,也想到婆媳两代人之间太多生活习惯的不同,愿意去看公寓租住公寓。
中法之间,家庭观念不一样。对于法国人来说,成年之后,搬出父母的家,自己在外租住公寓,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节日或者周末回到父母家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即使孩子没有能力承担买房子,父母也不会出手援助。而在中国,一方面,“养儿防老”,老人养育儿女是希望老了之后能够跟儿女生活在一起,由儿女照顾,所以老人往往愿意在儿女成年之后,需要成家生子买房子的时候伸出援手。不仅掏出一辈子的积蓄贡献给现在的房地产企业,也会在孙辈出生之后,帮忙照顾孩子,打扫屋子,做家务活儿,而成年的孩子则上班工作给家里或者老人生活费。
法国 | 中国 |
与父母分开住 | 与父母一起住 |
父母享受自己的生活 | 父母为孩子照顾孙辈 |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四世同堂,儿女孝顺
现代中国,家族观念已经慢慢消散,最核心的家庭形式是核心三代式家庭,也是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这是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家庭单位。在这种家庭里,帮孩子收拾屋子、照顾家里,祖父母(外祖父母)主动帮助父母照顾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儿园甚至小学中学。中国人血缘关系比较亲密,长辈对孩子和孙辈都很重视,孩子也愿意陪伴和照顾父母和祖父母。
人到中年的父母照顾祖父母直到他们去世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指望社会保障体系或养老院动摇这样的家庭支持。如果按这个习俗沿袭下去,不久的将来孩子就需要照顾6个老人——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至于能否指望未来的孩子,那是另一个问题。中国有句老话:上有老,下有小,说的就是中年夫妻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上了岁数的父母。那些在照顾老人的事情上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人被指责为不孝,而孝顺是儿女们最重要的责任,所以不孝的含义是不负责任中最严重的行为。
信息来源
标签: 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