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高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经验交流会上,历任的非洲孔院志愿者介绍了喀麦隆的饮食文化。喀麦隆盛产芭蕉,因此芭蕉也就成了当地人的主食。因芭蕉涩口不能直接生吃,所以一般要处理过才能食用。芭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有烤的、也有放在米饭里一起蒸的;另外土豆也是喀麦隆人的主食之一,有烤土豆、也有把土豆捣成泥状的。有一点喀麦隆和中国一样,就是喀麦隆南北部的饮食文化也存在着差异。中国北方人喜食面条,南方人喜欢米饭;喀麦隆北部的主食一般是玉米、小米等,而喀麦隆南部把木薯当做主食之一,一般是将木薯捣碎磨成粉,加水熬成粥状,将西红柿同肉块或者鱼块熬得烂烂的,最后将两种混合,晾凉后用手抓食。
中喀饮食习惯和饮食礼仪方面的差异较大,以面条、馒头或米饭为主食的中国人初至喀麦隆可能会不习惯把玉米、芭蕉、土豆等当做主食,会出现饮食不适。赴任的志愿者可以带些米、面自行烹饪食物。另外用手抓食也是多数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自备便携碗筷可以避免此类饮食习惯和礼仪方面的差异带来的不适感。与此同时,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饮食文化习俗,不能认为用手抓食就是野蛮文化,有尊重才可能有文化交流。
喀麦隆 | 中国 |
主食为玉米、芭蕉、土豆 | 主食为米饭、馒头、面条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