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女大学生自信水平明显高于日本,在现代社会,日本大学仍然明确把培养贤妻良母作为女子高等教育的目标。女子大学毕业以后结婚生子很少有女子会成为职业女性。大多数的女子在结婚以后就形成了以夫为纲,围绕着丈夫与孩子展开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中国女子教育的目标却在建国后定位于社会。“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成为女性普遍的生活方式。女子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女性自立于社会。中国的女校虽然为数甚少,但中国女校很注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教育与培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和女校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自信心的提高。
从社会环境来说,日本至今仍是男权社会,较多地保存历史的继承,在女性解放、女子进入社会方面做得并不太理想,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重男轻女的观念及歧视女性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十分普遍,许多旧的风俗习惯仍严重束缚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比较彻底地批判“男尊女卑”的旧思想,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流文化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极大地激发了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才能,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女子更为自信自强,日本女子则更为谦虚、低估自我表现。
案例来源:[1]王丽馨,赵叶珠.女大学生自信水平:中日女校的差异比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75-78.
日本 | 中国 |
自信水平 |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