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同在屋檐下

同在屋檐下

案例正文

小陈是国内一所高校与比利时某大学合作项目的交换生。刚到比利时时,她碰到了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找房子。在国内上学期间,学校负责统一管理学生的住宿并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宿舍楼和室友,自己无需再花经历找住所。但是,比利时的高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住宿的服务。当地的学生注重私人空间,他们一般选择在学校周边一带或是交通便捷的地带寻找心仪的住所。与国内四人至六人一间寝室不同,比利时的学生往往选择一个人一个房间。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租住在一栋楼里,一般十五户左右,大家共用一个厨房,几人共享一个浴室。偶尔在饭点做饭时碰上,相互打声招呼,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xml:namespace prefix="o">

分析点评

中国人口众多,群体观念较强,高校实行集体住宿制度便于统一管理学生。另外,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群居的习惯,多人同处一个屋檐下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还能互帮互助。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生在开始高等教育前建立的社会交往圈子,往往是以宿舍里的室友交往为起点,逐渐向外扩展。这与西方人大有不同,西方许多国家个体意识强烈,注重隐私,强调私人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通过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来划分。人际交往一般在个人空间以外的场合进行,如酒吧、课堂、车站等场合。

差异点
延伸阅读

(一)大学布局<?xml:namespace prefix="o">

欧洲的大学都没有校门,只在门边的墙上挂个小牌子或插个小旗子。校舍一般与生活区交错在一起,一条街上既有教学楼也有居民楼和教堂。办公区的分区也不明显,一栋大楼里左边是居民楼,而右边极有可能是某个专业的办公区。总之没有明显的学校界限。

学校行政人员的时间不一样,有些部门只在上午上班,有些部门只在一三五上班,而且下午一般16:00下班。图书馆应该算是大学里最矜矜业业的部门,周一至周五9:00-21:00,周六10:00-17:00,周末关门。

(二)上课方式

欧洲的学生一般带着电脑上课。老师提前一两天会把PPT和课上要求放在网上,供学生下载,由于欧洲印刷偏贵,很多学生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上做笔记。课上同学迟到可以直接进来找位置坐下,有疑问也可以直接举手提出自己的观点。学分按照课上时间和课余学习时间来计算(3学分=48小时)。老师上课前一般会布置很多阅读任务,欧洲学生很用功,老师指定的资料都会阅读,并用不同颜色标记,不过他们不喜欢像中国学生那样背诵和练习。

 

思考题

信息来源

浏览: 评论: 收藏:0
同在屋檐下
案例编号:169
洲:欧洲 国家:比利时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4-11-28 16:32:22
分享者:陈文倩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