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区 意见建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日常生活 > 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

案例正文

中国有句老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人认为时间是无价的。但是我们泰国人却不重视时间是有价值的这一概念,没有珍惜时间的意识,认为时间是无限的。中泰两国人民在一天的时间安排上有着很不同的表现。中国人在中午一般会有 2 至 3 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泰国人却没有午休的概念,年轻人如果中午小憩一下还会遭到老人的责骂。中国人认为傍晚是指天黑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是从17时至19时,晚上的活动(如晚会)基本从20时以后开始;而泰国人认为从 16 时就已经进入傍晚了,晚上的活动(如晚会)也会相对举行得较早,一般在19时左右就开始了。对此,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晚会举行得那么迟。虽然中泰两国人民对约会时间的安排都不够严谨,但是程度并不相同。中国人约会通常习惯迟到 5 至 10 分钟,对方会表示谅解,如果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到,会认为是对对方的重视;泰国人约会时通常会迟到半个小时,甚至更久,而对方也不会责怪,部分泰国人甚至爽约也不会事先打电话通知对方。有个中国女生辅导我汉语,约定好每周六下午 15 时在图书馆见面。我经常一不留意就会迟到,但是我的中国老师一直15 时准时到图书馆后,还经常打我的电话催促,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在泰国经常会碰见诸如此类的事情。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到一定时间都会提出要告辞了,避免因停留的时间过长影响到主人的休息;而我们泰国人不然,我们通常不会提出先走,而是一直呆在主人家中。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中国深有感触。有一天中午,我去宿舍找中国同学聊天,大家相谈甚欢。大概过了 2 个小时,一直等到中国同学准备外出吃晚餐的时候才离开。对此,我之前就感觉到她有些异样,但是我总是想不清楚原因。我们泰国人去别人家做客,并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想单独一人呆在家,除非主人说有事要办了,我们才会离去;而更多的情况是,即使主人觉得累了、希望能单独在家,也不会向客人说明,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是很没有礼貌的。在对假期的态度上,中泰两国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如果放假的时间占用了本应工作的日子,那么工作是需要另外找时间补回来的,假设中秋节在周一,那么假期结束后就会找个周末把星期一工作补回来。而泰国人对待假期的态度不一样,如果假期占用了本应休息的日子(如周末),那么这个本应休息的日子是需要补回来的,假设母亲节刚好在星期日,那么接下来的那个星期一就会补回上个星期日的假。因为泰国的节假日非常多,人们生活也很清闲,所以我们这些来华留学的泰国学生非常不适应中国的补课。

分析点评

单一时间文化认为时间是一条线,是单向的,因此在单一时间内只能做单一的一件事情,并严格地遵循时间表。人们做事严格按照时间表来进行,他们认为时间是有形的,因而讲究做事的效率。而多元时间文化则认为时间是由点构成的,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做多个事情,并且在遵守时间上灵活度较大,只强调在最终期限内完成所有任务,并不看重阶段性结果。他们认为时间是无形的,强调以人为本,不十分讲究做事效率。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美国属于单向记时制,中国和泰国则更多地表现为多向记时制。中国文化更常常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故而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

差异点

信息来源

标签: 时间

浏览: 评论: 收藏:0
时间观念
案例编号:132
洲:亚洲 国家:泰国
分类:日常生活
上传时间:2014-11-28 14:12:17
分享者:徐丽丽
点赞
评论
案例点评:
评论

您可能在找这些

上传资源 上传案例